在診間常常聽到這樣的主訴:”醫師,我腰痠又腿麻怎麼辦?影響生活、走路都不方便”,透過X光影像檢驗或是診間的身體理學檢查,會發現這些症狀其實大多是來自腰椎的以下三個疾病:

✅腰椎滑脫

✅腰椎管狹窄

✅腰椎間盤突出

1.腰椎滑脫
👉🏻成因:多由重複性勞損退化、椎弓斷裂造成,部分與先天結構異常、外力創傷(如車禍跌倒)、腰椎退化或腫瘤壓迫有關。滑脫常見於第四、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程度分為五級(輕微到完全脫位)。
👉🏻症狀:腰痛、臀腿痛(單側或雙側)、神經性跛行(走路疼痛但坐下緩解)、肌肉痙攣、背部僵硬及可能出現刺痛、麻木或下肢無力,嚴重者會有馬尾症候群(膀胱腸道控制障礙、下肢癱瘓)。
👉🏻身體理學檢查:病人行走到臀腿疼痛後,坐下症狀會緩解,透過神經學檢查測試肌力與感覺異常
✅ 腰椎滑脫中醫治療方式
多採保守治療,包括針灸(刺激腰部經絡穴位)、中藥內服與外敷、傷科推拿,目的在止痛、消炎、活血化瘀及強健筋骨。
‼️腰椎滑脫患者建議進行適度運動加強核心肌群,提高腰椎穩定性,避免過度後仰、下腰等動作以免病情加劇。
2.腰椎管狹窄
✅成因:退化性骨質及軟組織增生使腰椎管變窄,通常發生在第四、第五腰椎。
✅症狀:背痛、臀腿痛(單側)、神經性跛行,症狀因活動不同而改變,且背部伸展會加劇神經根疼痛,嚴重者也可見馬尾症候群及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
👉🏻身體理學檢查:神經根疼痛加劇於背部伸展動作,並有神經性跛行表現。
✅ 腰椎管狹窄中醫治療方式
首選保守療法,針灸、針刀、傷科推拿、正骨治療、中藥外敷及適度減重、護腰支撐皆有效,能止痛、消炎及增加肌肉力量。
3.腰椎間盤突出
• 成因: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多見於搬重物或長期姿勢不良者。
• 症狀:腰痛、臀腿痛,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加劇;坐著加重、站立減輕,疼痛不因走路惡化,部分病人伴有馬尾症候群。
• 身體理學檢查:直腿抬高測試(髖關節屈曲30-70度)誘發腿部疼痛及感覺異常。
✅中醫治療方式
• 腰椎間盤突出:絕大多數患者無須手術,可以用針灸止痛消炎、傷科推拿加正骨,可改善關節立體結構及減少神經壓迫,適當使用中藥湯劑輔助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行血活血。
🌟注意事項
‼️嚴重合併運動障礙、神經虛弱或出現馬尾症候群者,需考慮轉介手術治療。
針灸如何疏通腰背經絡、緩解神經壓迫
原理與作用機制
1️⃣疏通經絡、活絡氣血:針灸透過細針刺激腰背部特定經絡與穴位(如膀胱經、膽經),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與壓力。
2️⃣放鬆肌肉與筋膜、解除粘連:針刺穴位能有效放鬆腰背過度緊繃的肌肉和筋膜,減輕筋膜粘連與軟組織的緊張,改善壓迫現象。
3️⃣減輕神經壓迫、緩解疼痛麻木:針灸所形成的氣血流暢狀態可減少對神經的壓迫,針灸刺激還能促進體內內啡肽與腦啡肽的釋放,達到止痛、舒緩下肢麻木等神經壓迫症狀。
小針刀能有效鬆解神經壓迫組織的原因
1. 精準鬆解沾黏與纖維化組織
小針刀的特殊設計(針端帶有刀刃),能夠直接深入筋膜和軟組織層,針對因長期損傷、慢性發炎導致的筋膜或韌帶黏連、纖維化等病變部位進行剝離和鬆解。這些病變組織往往會包裹住或壓迫鄰近神經,造成疼痛、麻木與活動受限;小針刀能有效減少這些壓迫,協助神經恢復正常功能。
2. 解除壓力與恢復小面關節滑動
經過小針刀鬆解後,筋膜與肌肉間失去彈性與滑動性的沾黏被切開或剝離,不僅解除對神經根的直接壓力,還恢復了軟組織原有的滑動功能,減輕結構性壓迫。
3. 促進局部循環與組織修復
鬆解沾黏後,局部血液循環明顯改善,發炎因子與壓迫產物能更快清除,協助局部自體修復,加速恢復進程。
4. 微創、安全,恢復快
小針刀屬於微創技術,透過閉合式技術操作結合縱向剝離、橫向疏通的手法,無須大範圍切開皮膚或肌肉,對正常結構破壞很小,安全性高,術後恢復期短。
這種治療方式在不需全身麻醉或住院的前提下,為不願或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提供一項高效替代方案,但仍建議患者在積極的治療後若仍無法有效改善生活品質時接受轉介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擬定治療計畫,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腰痠腿麻不再是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