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夏季三伏貼,健康貼灸333守則

俗語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當天起到第三個庚日便是初伏。

三伏天,是指出現在小暑與秋分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天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國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可以用“夏至三庚”來計算三伏天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查農民曆)後的第3個“庚”日算起為初伏共10天。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
三伏天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此時進行三伏天灸,氣血暢通,藥性易於深達臟腑,三伏天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中西醫免疫同源理論的「調整過敏體質333守則」,建議每年「三伏天」搭配「#三伏貼」,連續貼「三年」。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免疫抵抗力,增加免疫細胞TH1活性,降低免疫細胞TH2活性,減低細胞釋出組織胺造成紅腫,避免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回復身體正常免疫走向,從盛夏就開始抗過敏!

 

📌2025年三伏貼的主要日期如下:
初伏:7月20日(週日)至7月29日(週二)
中伏:7月30日(週三)至8月8日(週五)
末伏:8月9日(週六)至8月18日(週一)
⭐加强貼: 8月19日(週日)至8月28日(週四)

 

注意事項: 
* 不適用對象:發燒、感冒、皮膚有傷口、孕婦、一歲以下嬰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不適合。 
* 敷貼時間:成人一般建議2-4小時,兒童建議30分鐘-2小時,若有不適應立即取下。 
* 注意事項:敷貼期間避免劇烈運動、暴曬、泡冷水、游泳,並注意飲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過敏反應:若出現皮膚過敏、水泡等症狀,應立即取下藥布並諮詢醫師。 
* 搭配治療: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搭配其他中西醫藥物或針灸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伏貼是一種有效的「冬病夏治」方法,但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並注意相關事項,才能確保其療效與安全性。 

 


三伏天穴位貼灸(AHP)相關研究:
📍 三伏天貼灸對哮喘兒童可作為哮喘的輔助治療,可顯著降低哮喘急性發作頻率,減少哮喘復發頻率,且能改善肺功能。《Medicine.2022》
📍 三伏天貼灸對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且隨著療程的增加,療效可能會更好。《J Tradit Chin Med.2020》
📍 三伏天貼灸在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大椎、肺俞、腎俞等穴位可顯著降低鼻炎患者症狀且改善其生活品質。《Evid Based CAM.2019》
📍北市聯醫研究發現,有接受三伏天貼灸的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平均門診就醫次數明顯減少。
📍 三伏天貼灸可顯著改善肺功能和哮喘症狀,幾乎沒有不良影響。《Medicine.2016》📍三伏天貼灸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鼻炎症狀與生活品質上有顯著的改善效果。《CAM.2015》